淺談
uv油墨的五種特性對印品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
1.油墨質量的影響
油墨儲存時間過長,溶劑平衡發生變化,引起油墨溶解力降低;或者油墨調配、使用不當,引起化學反應,都會使油墨產生沉淀。在印刷過程中,油墨中的沉淀物容易積聚在刮墨刀口引起刀線,需要更換油墨。
2.油墨活性的影響
在油墨生產過程中,一般都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劑。印版滾筒鍍鉻后也有一定的活性,如果油墨和印版滾筒的活性太高,在印刷時,活性物質就會牢固地黏附在滾筒上,刮墨刀也很難將其刮干凈,從而形成刀線。此時先對印版滾筒進行清洗,清除其表面的活性物質,同時在油墨中加入活性減緩劑消除刀線。
3.油墨黏度的影響
油墨黏度應與印刷速度相匹配,高速印刷時,油墨的黏度控制在12~15秒(3#察恩杯)之間;中速印刷時,油墨的黏度應控制在16~18秒(3#察恩杯)之間。油墨黏度過高,對印版滾筒的黏附性過強,不利于刮墨刀將版面多余的油墨刮干凈,印刷品出現刀線的幾率就高。印刷過程中要定時測量和控制好油墨黏度,一般隔20—30分鐘測量一次。
4.油墨干燥性的影響
油墨干燥過快,容易出現結皮現象,如果結皮在油墨循環過程中未被溶解,一旦接觸到刮墨刀就會黏附在刀口或刀底,產生印刷品刀線。如果油墨循環系統采用的是敞口墨槽,更容易發生油墨結皮、結塊現象。為了減少此類刀線故障的發生幾率,要經常攪拌墨槽中的油墨;根據需要加入適量慢干劑;如有條件,還可加裝密封蓋,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減少印刷品刀線故障。
5.油墨細度的影響
凹印油墨主要由顏料,連結料、助劑等成分組成。如果顏料研磨不充分,顆粒較粗,且不溶于連結料和溶劑中,印刷時停留在刮墨刀口,就會導致印刷品出現細小,不規則的刀線。顏料顆粒的細度對刀線的出現頻率有直接影響,例如藍墨中所使用的顏料顆粒硬度高,即使經過充分研磨也很難達到很細的顆粒度,在印刷過程中就容易損傷刮墨刀或影響刮墨效果,印刷藍墨時經常出現刀線故障。
華南地區專業生產
油墨的廠家--廣州市阿爾斯油墨有限公司
廣州市阿爾斯油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,占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,已通過ISO9001:2015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、ISO14001:2015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國家環境標志產品認證(綠色十環認證),獲得美國大豆環保協會認證,產品符合國家標準、歐盟新標準、美國限制指令等環保要求。
公司成立以來,始終秉承“銳意創新、與時俱進”的可持續發展戰略,不斷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。提出了《UV膠印油墨質量可控制性》的基礎理論,攻克了膠印印前存在的一系列難題。公司主營“A爾斯”戰略品牌下的平版UV膠印油墨、膠印輪轉熱固油墨、膠印輪轉冷固油墨;膠印UV油墨(膠印紫外光固化油墨)、UV涂布光油、UV涂布逆向光油;水性涂布光油、水性涂布啞油等系列產品已得到了印刷行業的認可。公司本著“以客為先”的經營理念,著力于UV膠印油墨在實踐應用中的難題,加大科研力度連續攻克了膠印存在的一系列難:特別是“A爾斯”啞粉紙油墨解決了啞粉紙印刷長期存在容易拖花、脫色等問題;“A爾斯”合成紙油墨解決了金銀卡紙印刷長期存在附著力差、容易脫落、上機容易結皮、印品難干等問題;“A爾斯”UV涂布逆向光油解決了UV印刷長期存在的易爆、易脫、難燙金等問題,填補了國內外同類產品多項空白。“A爾斯”系列產品無論是普通UV膠印油墨還是UVUV膠印油墨的質量均居全國前列,特別是在抗磨、防脫方面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得到了各地相關企業的一致好評,在印刷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